<
返回首页

【全球时快讯】多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

来源:东方资讯

课堂中,随着学生学段的增高,班级中有很多孩子不愿意在课堂上发言,只愿意当一个听众。长此以往,就会让班级的学生发生两极分化。其实,只要老师稍加引导,学生就能积极地参与进来。

目标指引 明确方向

当学生明确他们学习的任务和学习目标时,他们的注意力就会相对集中,就会围绕目标进行思考。所以教学中,教师应及时出示教学目标,及时指明学生即将要参与学习的方向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比如:老师在屏幕上这样出示:请自己学习课文7至9自然段,用横线勾画出蟋蟀修建住宅过程的句子。这个目标看似很简单,但是却清楚地表明:1.自己学习,可以朗读,也可以默读。2.读的内容是课文7至9自然段。3.找出蟋蟀修建住宅的句子,然后进行勾画。目标清晰,所以,当目标出示后,学生很快都能按照要求默读,勾画。

小组合作 丰富资源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当下很重要的学习方式。

我曾经在执教《南辕北辙》的第二课时第三个环节时说:“课文中第一组对话没有加修饰词,我们挑战一下课本,试着给它们加上合适的词语吧。”大家信心十足。大屏幕出示了合作学习的要求:第一、在学习组长的组织下,组内每个同学都说一个词语。第二、把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读一读,看看哪些更合适。第三、选一位代表在全班交流。全班同学都开始进行合作学习,我则在小组之间穿梭,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。等到全班同学都学完了以后,大家交流,最终确定为:季良好奇地问,或者季良疑惑地问。朋友微笑着回答,朋友大声回答。我适时地把全班同学表扬:“我们都能对课文作出挑战了,真厉害!现在,我们要把自己加的合适的词放在课文中读一读。这一次,老师也想加入,我们一起分角色读课文。”大家特别高兴。我读旁白,男生读朋友的话,女生读季良的话。大家体验到了学习的收获与快乐。

这样的合作学习,既体现了教学民主,又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空间和机会。人人参与、各抒己见,互相启发、取长补短,活跃了课堂气氛,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。

注重实践 创设空间

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非常强,而且他们很喜欢操作。

在教学《爬山虎的脚》一课时,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也为了让所有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上,我让学生用几分钟时间画一画爬山虎的脚。有的同学读得很粗略,加上课文中配的插图,他就照着插图加上想象画了起来。有的同学读得很仔细,画出来的很形象。但是最初的结果出来后,我并未评判或者指导,而是找了几张很有代表性的作品,在展台上展示,很快,学生就发现了问题。当他们再次细心研读课文第二和第三自然段时,就画准了位置和样子,甚至在叶子上简单涂色,使得作品更生动。

因此,在课堂教学中,教师应多精心组织动手实践操作,多为学生提供参与的空间,有效引导学生的手、口、眼等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,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。

因材施教 针对学情

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,我们的教学不是为了消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距,而是在正确认识差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健康地发展。因此,教学中,教师应该面向全体,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大胆参与学习过程。

我平常的做法是,遇到那些简单一些的问题让能力上暂时落后的孩子完成,把机会给他们。即便他们没有积极举手,老师的眼里也应该关注他们。相反,如果这个问题确实有难度,就不要太难为他们了,可以让其他孩子先回答,让他们再重复一遍,保证了每个孩子都能学会。另外,在小组合作的时候,也应注意组内成员的搭配。

我认为这样的做法,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大的发展。

只要老师在备课和上课时都能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钻研,并尽量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,相信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、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,我们的学生就能真正在民主氛围中学习知识,健康成长。

标签: